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(记者孙红丽)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医药集团总工程师杨晓明近日做客由人民网·人民健康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“健康中国人”系列圆桌座谈。在“做好传染病防控 共筑健康中国梦”专场座谈上,杨晓明建议,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研究,来弥补目前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生物医药一头连着国计,一头连着民生。近年来,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、药品监管改革等诸多举措的推动下,我国药学事业取得长足进步,支撑经济社会发展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作用更加凸显。
就突发传染病防治防控而言,杨晓明认为,过去20多年,我国在科技创新上,特别是在体系化建设方面,从药物的研发、生产、供应以及监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。以新冠疫苗为例,在科研技术创新、关键工艺技术突破以及监管紧急审批机制等方面,都充分体现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。
“但是也要重视差距。”杨晓明说,在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应对方面,一些原始创新、基础研究、平台方面的建设还需要加强。
他进一步指出,目前在疫苗的生产领域、细胞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,选择可选用的细胞系比较少,对细胞系更进一步的分子机制、细胞机制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研发还不够。
另外,在关键试剂、关键检测仪器等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“卡脖子”的技术问题。对此,杨晓明建议,在科研上做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,来弥补这些短板。“建议能够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研究,使我们在应对新突发传染病方面,可以拥有更好的、更快的、更有效的手段。”他强调。